本文目录一览:
自主招生在高考前还是后
1、自主招生是指高校在高考前进行的一种特殊招生方式。要求如下:通常要求考生提供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经历等材料。部分高校还会组织考试或面试,以评估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的招生要求和标准会因学校和专业而异。
2、自主招生是高考前的特殊招生方式,是高等教育在普通招生外的另一条录取渠道。在此批次中,部分高校提前向考生发出预录取通知,参与这一批次的学校通常是综合实力强大的高水平大学或具备特殊学科优势的大学。考生获得录取后通常不再参与后续的高考统考录取。
3、自主招生就是高校在高考之前提前进行的招生考试,除了部分艺术类的学校及特长生参加自主招生合格后可以不参加高考,比如首都体育学院,大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合格录取后一样要参加普通高考,但是可以根据你自主招生的成绩适当的优先降分录取你,录进去学校后和普通高考招进去的学生一样,基本没有任何差别。
自主招生和高校专项计划区别及最新政策
1、自主招生选拔的主要是有学科特长、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而高校专项计划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布,让更多的农村考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优惠政策,招生对象主要是边远山区、民族等地的高中生,这些高中生都是勤奋学习并且成绩都很好的农村学生。
2、自主招生与高校专项计划是高考改革措施的两种形式,各自概念、条件及过程均不相同。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报考生,是高校自行选拔人才的途径。程序上,高校确定初选名单后,考生再参加高考,根据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3、两者概念不同,招收条件不同。自主招生和高校专项计划都是高考改革的措施,自主招生也叫自主选报考生,顾名思义,是高校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己给自己选拔人才,现在是高校组织确定初选名单,然后参加高考,根据考生高考情况择优录取。
4、高校专项计划和自主招生不一样。自主招生是高校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己给自己选拔人才,现在是高校组织确定初选名单,然后参加高考,根据考生高考情况择优录取。高校专项计划是针对贫困地区农村户口考生,由高校在本年度计划中拿出部分计划,用来专门录取贫困地区的考生,也就是这些考生单独排队,高校择优录取。
高考改革后,自主招生怎么办
1、在《改革招生录取机制》一章节中,第二点是关于自主招生的:“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2、自主招生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高考。自主招生(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指高校可以自行命题进行招生,区别于高考统一录取。
3、自主招生需要参加高考,入选考生须参加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并根据所在省级招办及有关高校的要求填报志愿。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享受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
4、首先,报名自主招生的学生,一定是当年参加高考报名的学生。然后自主招生的高校会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主选拔录取方案,然后纳入招生简章,然后向社会公布。招生简章公布后,开始报名,测试则是安排在高考后进行。测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部分院校只进行面试。考生在这段时间内,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5、学生通过高校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一般通过考试后招生学校会与其签订招生考试合同,签订合同后,一般可享受降低十分至几十分录取的优惠政策,最多能降至一本线录取(即分数达到当地高考一本线即可进入该大学)。另外还有专业选择方面的优惠,具体合同要与学校谈。